網頁

2011年7月8日

特別餐製作二:痛風症/嘌呤餐

痛風症/嘌呤餐 注意食物中的嘌呤含量


避免高嘌呤食物
.動物內臟、鵝肉
.濃肉湯、肉汁、燉湯 、 雞精
.沙丁魚、 倉魚、 牙帶魚、 多春魚、鯡魚
.蝦米、 小魚乾、 魚皮、 魚卵
.帶子、 瑤柱、 蠔、 蠔豉、 青口、 司鯰
.調味以清淡、少鹽為原則
.湯水宜清淡、 忌油膩,老火湯(不給湯渣)

限制中嘌呤食物(每星期不多於1次)
.(每次不多於1碗) 菠菜、莧菜、椰菜花、豆苗、上海白菜、露筍、枸杞、荷蘭豆、蜜豆、青豆
.冬菇(少於1隻)、蘑菇(少於2隻)、竹筍(少於7.5克)、豆乾(少於半件)、紫菜(少於2克)、腰果(少於3.5粒)、花生(少於6粒)、栗子(少於2粒)、蓮子(少於5粒)

2011年7月7日

製作不同質感及稠度特別餐


1.  碎餐:
1. 薯仔去皮、切粒,洋蔥去皮、切 碎,雞件去皮、去骨、雞肉切成小粒
2. 先爆香洋蔥,然後加入雞肉粒略炒,再加入薯仔及適量清水
3. 將所有材料煮至軟身* (* 薯仔應煮至可用湯匙壓成蓉的軟硬度 )
   
    注意事項:
   .製作糊狀的食物時,須先將食物完全煮熟,然後才攪磨成糊狀
   .攪磨食物時可加入適量的湯、牛奶、果汁等以增加食物的味道及營養價值
   .若攪成蓉的食物起粒或有渣,可用篩子過濾

糊餐:
1. 先準備好碎餐的薯仔洋蔥炆雞
2. 將薯仔加入適量清水、肉汁或牛奶,攪成薯蓉
3. 雞肉及洋蔥可加入肉汁或湯水,再攪成糊狀
4. 將薯蓉和雞蓉分開擺放在器皿上

   注意事項:
   .糊餐最後需分成五穀類、餸菜類及蔬菜類3種食物糊
   .蔬菜糊需預先切碎,才可烹調及攪成糊
   .加入適量油、生粉、薯粉或其他調味才烹調及攪成糊 (但需注意其醣質及蛋白質代換)
   .先評估患者之吞嚥能力,以提供不同稀杰度之糊餐,以特杰最為普遍



菜糊製作 (建議:1人份量)
菜芯 (未煮) ………… 0.2公斤
沾米粉 ……………… 6克
水 …………………… 54毫升




魚蓉製作 (建議:1人份量)
魚柳 (未煮) ……………… 1公斤
蛋白 ……………………… 10 隻
水 ………………………… 900毫升

特別餐製作一:糖尿病餐

糖尿病餐 應控制高澱粉質材料用量

以下材料(以作配菜論),不應多於以下的份量(每份含1份澱粉質即相等於1滿湯匙飯)

蔬菜
.1個(雞蛋體積) 薯仔、蕃薯、芋頭
.2個 (雞蛋體積) 蕃瓜 、紅蘿蔔、 蓮藕
.3湯匙 粟米
.4平湯匙 雪青豆
.4粒 (大) 馬蹄

豆類
.2粒(大) 栗子
.½碗粉絲(濕)
.4平湯匙 乾蓮子、茄汁豆、熟豆/綠豆、黑豆、眉豆、馬豆


.多選用瘦肉、雞肉及魚
.均衡飲食,攝取足夠營養
.飲食要定時定量
.適量選用含有澱粉質食物
.烹調宜清淡,避免太多調味品及鹽份高的食物
.在煮食前,切除肉的肥羔和皮
.避免用大量豆粉及油,不可用杰獻汁
.避免油炸
.湯水宜清淡,忌油膩、高糖、高脂肪及高膽固醇及粉狀沉澱,不給湯渣
.多選食含高纖維食物
.改善飲食習慣, 控制飲食, 經常運動,以致達至理想體重

其他醣質換算:http://hknutritainment.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922.html
其他蔬菜換算http://hknutritainment.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15.html
其他水果換算http://hknutritainment.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8980.html
其他肉類換算http://hknutritainment.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16.html

2011年6月12日

「憤怒鳥真實現場 Live 版!!



大家係電話, 電腦中都玩過好多次angry bird (憤怒鳥)...
大家對呢隻game有咩睇法呢?! boring?! 無聊?! 定係冇咩好感呢?!?!

不過... 係外國.... 有marketer就將angry bird (憤怒鳥) 變成現實版...
吸引左好多觀眾圍觀.............

真係好有創意呀~

2011年6月6日

端午節健康飲食須知


端午節快樂 ^^  端午節又黎喇~~~ 市面上又再出現五花百門的粽了。包括咸肉粽 / 上海粽、鹼水粽等。其材料均主要便用糯米、紅豆、綠豆、肥豬肉、蛋黃、栗子等,然後再加入油、醬等調味料一同進食。

因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纖維質,其配料太多含大量脂肪、鹽、糖等。以一個普通的鹹肉粽子為例,其熱量約為400~500卡路里(相等於 兩碗白飯 / 一碗炒飯);而其膽固醇含量約有800 mg (肥肉約 150 mg,蛋黃約 620 mg),超過平日建議量近3

此外,一隻普通的裹蒸粽,其熱量更高達1000卡路里。以一個每天需要2000卡路里的成年人來說,已經佔了他整天的一半熱量了 >.<"


端午節食粽有竅門 
  • 以粽代正餐,需注意食物份量及換算
  • 注意食物撘配,加添蔬菜 / 水果以達均衡飲食  
粽主要由糯米及肉類組成,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但缺乏維他命、礦物質及纖維,導致營養不均衡,故應配以蔬菜同吃 或 飯後進食水果以作補充。
  • 豉油調味勝砂糖 
砂糖熱量高,1茶匙已有20卡路里,而且會隨熱力溶化,容易愈加愈多;相反,豉油1茶匙只有2卡路里,加12茶匙已夠味。
  • 挑走肥豬肉、蛋黃
肥豬肉含飽和脂肪及膽固醇,吃過多,除了令體重增加之外,還會增加身體內的膽固醇含量,所以切記要進食時挑走肥豬肉。
  • 避免選擇高熱量、高脂肪、高糖份及高膽固醇粽子
 鹹肉粽、裹蒸粽等都是高熱量、高脂肪及高膽固醇粽子。而市面聲稱的「健康粽」(如紫 米、紅米及五穀米)。其升糖指數亦比一般白米為高,影響血糖值。「豆沙粽」「冰粽」 則含有較高糖份。建議少食為妙。

一隻蛋黃已含
619 mg 膽固醇,足以超於平日健康建議2倍多,而且攝取過多膽固醇,容易引致血壓高,血管閉塞。

切記:每星期不應超過2隻粽,適可而止,要不然體重便有增無減。

2011年6月5日

Localization of KFC (KFC的本土化)

大家真係唔好以為KFC係世界各地都只係賣雞呀~~~
KFC係中國大陸... 其實有賣粥同油炸鬼架....... ^^


圖片攝於:2009年@上海

2011年6月3日

Amazon也團購:推AmazonLocal

Amazon是一個成功的電子商務平台,但他更是一間成功的網路公司。除了本家的「賣書」業務,雲端儲存(EC2)、音樂(Cloud Drive)、App商店(Appstore for Android)、以及尚未證實但大家都默認的平板裝置,而現在,Amazon又有新玩意上線,相較前面幾項,這個新服務顯得格外理所當然,甚至會覺得奇怪,為何Amazon至今才加入這場大戰?

1

我說的是團購,取名為AmazonLocal的服務選在美國愛達荷州的Boise市啟用。這個名字相對陌生的城市究竟有何魅力,能獨獲Amazon青睞首推AmazonLocal ?Amazon解釋,Boise州立大學的藍色美式足球場是主因,認為它恰恰代表了他們希望其顧客對於這項新服務「每天新鮮的冒險」感受,同時也表示,這裡當然只是起點,相同的服務很快會在全美各大城市出現。

1

不過正如前面所指出,Amazon本身已經是電子商務平台,所推的團購當然不會像Groupon等要和供應商談合作─他自己就是供應商,所以他採取的方式 是和團購服務者合作,而這裡指的是Groupon在美國最大的競爭者LivingSocial,也是Amazon投資了1.75億美元的新創企業。

團購服務的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創造的又是實實在在的生意─不像網路廣告或服務等不能明確掌握的間接獲利,所以稍有機會的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尤其是原生於網 路的公司,最好的例子莫過於Google、Facebook,而Amazon當然沒理由不跟進,在許多想像中非本業的領域Amazon都卡好位,現在回歸 相對本行的業務,可以肯定的是,其他的競爭者絕對有擔心的必要。

來源:The Next Web

2011年6月2日

高纖飲食


什麼是纖維素?
  • 來自植物的營養素,不會被人體吸收
  • 含有豐富維他命及礦物質,促進身體健康減低患上便秘、痔瘡、腸癌的風險
  • 不提供熱量,又易飽肚,能有助控制體重

可分為兩大類

水溶性纖維 (包括:麥皮、水果及乾豆類等)
  • 減慢血糖吸收,改善血糖控制
  • 加快膽固醇的流失,有益心臟
非水溶性纖維 (包括:全麥穀類、蔬菜等)
  •  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 減少廢物及致癌物積聚

每日所需纖維素...

每日進食最少兩份水果和三份蔬菜,(每份約 80 克,即每天進食最少 400 克水果和蔬菜,這個份量等同於世界衞生組織所建議的攝取量。)
 
蔬菜及水果的份量

2011年5月31日

塑化風暴 之 回歸無添加

今次塑化風暴,會令你減少/停止購買台式凍飲嗎?有d家長..就選擇左回歸無添加... 自己DIY一d健康既食品俾自己既小朋友... 你地會唔會都一齊試下呢?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b4853533-3542-4876-ae6e-55aa06da3a73-109507?ref=facebook 
 

蘋果iOS超越Google Android的十大功能


雖然有越來越多的調查報告顯示,Android手機市占超越蘋果iPhone,不過BusinessInsider網站要站出來為蘋果說話,列出蘋果iOS比Google Android還要好的十大功能:

# iTunes商店

雖然iOS並不允許用戶進行無線同步,但至少可以上網購買音樂、影片和書籍,Android用戶則要仰賴Amazon;蘋果為用戶提供大量娛樂內容,用戶購買的內容會在電腦同步時傳輸到電腦中,實現無縫銜接;從購買行為的方便性來看,的確是比Android方便許多。

 

# AirPlay

雖然有很多其他的選擇可以代替蘋果AirPlay,但卻沒有一款同時具備簡潔性和直觀性。如果你並未擁有蘋果其它產品,會覺得AirPlay沒甚麼用處,但是如果你有兩款以上的蘋果產品,就可以發現串流媒體視頻功能相當順暢,Android產品中,並沒有這麼好的表現。

 

# Find My iPhone

雖然Android手機也有類似追蹤功能,但隨著「Find My iPhone」提供免費下載,就成為蘋果用戶必定裝載的APP之一,不花費任何一毛錢,就可以輕易的尋回自己的iPhone,甚至還可以抓到偷走iPhone的竊賊。

 

# 更好的技術支援

Android手機壞掉該如何是好?最常見的是找電信商,但是他們並不生產手機,而且需要支援許多不同的設備。但如果是iPhone手機壞掉呢?你可以到蘋果專賣店、或致電蘋果技術支援服務,通常只要不是嚴重的硬體故障,就可以在Genius Bar的協助下解決問題。

如果你曾經試過藉由Verizon找到解決方案,一定瞭解箇中痛苦。儘管蘋果技術團隊不是頂級的,但絕對還是不錯的選擇之一。

 

# 更好的電池壽命和管理功能

在過去幾年內,蘋果將電池使用時間作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這方面以iPad表現特別突出;此外,蘋果電池管理也相當出色。或許有人會對iPhone缺乏 真正的多工處理失望,但多工處理功能會導致電源快速消耗。目前運行最新版iOS系統的iPhone,可以一整天都不用充電,使用Android的手機恐怕 就沒辦法了。

 

# iTunes和同步功能

iTunes是蘋果使用者一定要使用的管理軟體,透過簡單的操作就能進行行動裝置和電腦之間的資料傳輸,雖然Android也有些軟體可使用類似功能(例如DoubleTwist),但是操作起來還是比較麻煩。



# 沒有太多用不到的預設應用程式

多數Android手機用戶從電信商買到手機之後,肯定會被預先裝設幾款根本用不到的應用程式。但是對購買蘋果產品的用戶來說,就不會有這樣的困擾,雖然蘋果總是讓人覺得保護過度,但也並非全無好處。


# 更多、更好的APPs

雖然App Store從未賣過任何經典款遊戲,也常引發許多爭議,但平均來說,iOS應用開發者卻可以利用這個平台賺到更多的錢。雖然對用戶來說,多數APP都要花 點小錢(好在價格通常不貴),不過優勢也在此,賺到錢的開發商才會投入更多資源進行開發。iOS雖然封閉,比起Android限制過於嚴格,但卻擁有最多 的好用APPs。





# 設計絕佳的直觀介面

不管你是否喜歡蘋果軟硬體,都不能否認其設計真的相當漂亮。蘋果在介面設計投入許多心血,從外觀到方便使用,市場上公認擁有最直觀的用戶體驗。 Android手機操作上,則需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適應,第三方應用程式的使用似乎也缺乏一致性。不過,對於第一次使用iOS設備的人來說,通常可以很快 地自學功能,先前也在網路上看到許多兒童玩iPad的影音,這點就是Android比不上的。




# 一致性

如果失去了「一致性」,iOS就什麼都不是。當你選擇一款iOS設備時,可以實實在在地知道自己要得到什麼。對於喜歡控制產品每一面向的蘋果來說,這一點 也不奇怪,雖然iOS升級過程中也會遇到的差異性問題,但只存在於手機和平板電腦之間,不過在所有Android手機和Android平板電腦之間,幾乎 都存在著差異問題。因此一致性是iOS相當重要的優勢。


 

(Source : http://www.bnext.com.tw/)

2011年5月26日

健康飲食金字塔 (不同年齡金字塔)






^^ 只要選擇岩自己既食物金字塔...進食適量份量 + 留意食物標籤... 甘就萬無一失啦..........
為左令大家更易了解自己要食幾多.. 大家仲可以 refer to the following table 添 ^o^



而每類既食用份量,就可以睇返我之前既網誌了。

2011年5月25日

香港的食物標籤(三)

到超市購物,大家一定要謹記以下3個步驟
1.  留意包裝上的食物成分表
2.  注意包裝上的食物聲稱
3.  留意包裝上的食物及營養標籤

  • 根據香港食物安全中心的指引,各預先包裝的食品均需附上食物成分表。而這類食物成分表內除了會註明該食品的成份外,亦會以其成份的含量多少以先後次序排列表示。含量越多的的成份,會排列在較前的位置;而含量較少的成份,則會放在後面。故此,若食物成分表中,油、鹽或糖類排在較前位置,表示食物不是健康之選
  • 如包裝上標示低脂、Light、Lite、Fat free、Reduced fat的字樣,有機會代表產品脂肪含量較一般同類產品 / 自己公司的其他產品為低,但要留意Light這字眼不一定代表低脂,可能是指味道或顏色較淡
  • 不含膽固醇(Cholesterol-free)不等於不含脂(Fat-free),尤其是飽和脂肪。可能產品的其他脂肪類別和熱量也高
  • 百分百天然 (100% Pure)、無添加糖 (No Sugar Added)、輕怡 (Light)等字樣代表食品的糖份較低,加入代糖或不含糖份,但產品可能含天然糖份及高熱量
  • 減低鹽份(Reduced sodium)的產品可能只是比一般同類產品少鹽份,含鹽量仍高



    故此,我們均需注意包裝上的食物標籤,以防萬一!

     



2011年5月22日

香港食物標籤 (二)

食物標籤的功用

  • 幫助消費者作出有依據的食物選擇;
  • 鼓勵食品製造商提供符合營養準則的食品;
  • 規管有誤導或欺騙成分的標籤和聲稱

基本營養標籤格式

(列表形式) (直線格式)

香港食物標籤 (一)

至2010年7月1日起,香港已經廣泛實施香港首個食物及營養標籤制度。根據《2008年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 (修訂:關於營養標籤及營養聲稱的規定)規例》 (《修訂規例》),各業界需於產品上列明 1. 能量 7項營養素
  • 蛋白質
  • 總脂肪
  • 飽和脂肪
  • 反式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營養標籤的涵蓋範圍

-  主要適用於預先包裝食物
-  不適用於不足36個月大的幼兒食物配方 / 食物
-  不適用於為有特殊營養需要人士提供特別膳食之用的其他食品
-  不適用於其他獲轄免的食品 (均會貼上 《此乃豁免營養標籤產品Nutrition Labelling 
    Exempted》
的字眼)
  • 一些包裝面積細小的食品(例如盛載容器的總表面面積小於100平方厘米)
  • 部分能量及指定標示營養素含量極低(接近零)的食物(例如茶葉、
    香料及蒸餾水)
  • 並無添加任何成分的生肉和新鮮蔬果
  • 每年銷售額少於30,000件的預先包裝食品
  

2011年5月19日

有營飲食防便秘


什麼是便秘?

其實便秘是指每次排便都感到十分困難及疼痛,以及只排出少量很乾很硬的大便,而每星期排便次數少於三次。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有所不同,所以消化食物及腸道蠕動的速度亦有所分別。就算三天才排便一次,如果質地及份量正常,則不屬於便秘。



便秘的成因
  • 膳食纖維不足
  • 水分攝取不足
  • 缺乏運動
  • 藥物引致(如:一些止痛藥、抗胃酸劑、抗抑鬱藥、抗抽搐藥、去水藥、鐵質補充劑及濫用瀉藥等)
  • 年紀增長
  • 生活及飲食習慣的改變(如:旅遊)
  • 長期忍便
  • 疾病引起(如:柏金遜症、中風、糖尿病、甲狀腺問題等)、腸道毛病(腸道阻塞、腸癌等)、腸易激綜合症(持續出現腸痛、肚瀉及便秘)

解決方法

1. 每日蔬果二加三,即2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及3-4份蔬菜(每份蔬菜即半碗煮熟的蔬菜)

2. 多吃含豐富纖維素的乾豆類及全麥穀製品(如:麥皮、麥餅、麥包、紅米飯等)

3. 多加入高纖維的配菜於餸菜中(如:金針、雲耳、雪耳、菇類等)

4. 每天攝取6-8杯水份(如:清水、清茶、粥、麥皮、清湯、脫脂奶、果汁、豆奶等)

5. 每天要有適量的運動以協助腸道蠕動及排便

6. 切勿忍便,每天最好安排一段時間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亦需要,最好每日同一時間嘗試排便),如:正餐之後

7. 沒有醫生的同意,不要胡亂服用瀉藥或通便劑,以免造成依賴的情況

8. 如對自己的病情及藥物有任何疑問,請即聯絡醫生詢問,切勿自行調較藥物的份量

9. 擁有健康的生活及飲食習慣(均衡飲食)和保持身心愉快是最有效的預防(便秘)方法

水份(流質)

                             

包括:
  •  開水、清茶、湯水、牛奶、果汁、礦泉水、蒸餾水等
 
功能及特點:
佔身體三份之二的重量,其中約有5公升(5公斤)是血液。
  • 血液是體內運輸的媒介,將氧氣及養料運到不同的器官,再把廢物運到腎臟經尿液排出。
  • 水分另一重要功用是:
    • 調節體溫,使體溫不致過高而引起中暑;或低溫症。
    • 排出廢物,如果小便不足會使毒素積聚,影響健康。
    • 促進大腸蠕動:如水分攝取不足,會使大便變乾、變硬,引起便秘。

建議每日攝取量:8杯或以上  (1杯等於約1中號碗八分滿 或 240ml)


Using Facebook, Twitter and other social media to change health care

by Aaron J. Stupple

Ten years on, Ian Morrison’s “Hamster Health Care: Time to Stop Running Faster and Redesign Health Care“ is still eminently applicable.
In his words:
Across the globe doctors are miserable because they feel like hamsters on a treadmill. They must run faster just to stand still. In … the managed care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doctors feel that they have to see more patients to maintain their incomes. But systems that depend on everybody running faster are not sustainable. The answer must be to redesign health care.
Looking at the fallout over the Affordable Care Act, it’s hard not to think that perhaps the system is just too complex and too entrenched to redesign from the top down. The opposite would be organic change from within the industry, patient driven and participatory, from the bottom up.

A strong candidate for bottom-up change is the application of social media to health care. It’s at least worth considering that, appropriately utilized, social media could do something for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kin to what Facebook and Twitter is doing for family, friends, and business rel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Ten years ago, Morrison was on to this:
Solutions to hamster health care will come from getting off the wheel, not running faster. Doctors need to redesign their work to meet their patients’ needs within the economic constraints … That means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eatively (particularly the internet) to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and manage the process of patient care as part of a fundamental redesign of clinical practice.
I think it’s fair to say that Morrison would heartily endorse doctors using social media to more directly mediate their expertise to patients in a consistent, timely, and cost efficient manner.
I don’t presume to know how, but I have a good idea of what the first step may be: start using. Many physicians and medical students that I know have not yet begun to wade into the Twitter waters or explore blogging. These tools must be engaged with before they are applied. I think there’s reason to believe that the very act of engagement will stimulate ideas for implementation. If big changes in health care are going to be bottom-up, and these social media tools are truly useful, then simple exposure to physicians on the ground may likely instigate much progress.
I’m not saying that doctors should just dive in to applying social media to their practices. I’m simply advocating they set up an account and start poking around. Start following some fellow docs, reading some blogs, and considering setting off with a blog of their own.

The trouble is that damned wheel. Even my medical school friends, who are certainly not yet on the wheel, roll their eyes when I mention Twitter. They dismiss it because it’s one more thing they have to worry about.

How do we get the word out that social media stands to break the cycle rather than give another kick to the wheel?

(Source : http://www.kevinmd.com/blog/2011/03/facebook-twitter-social-media-change-health-care.html)

乳酪雪糕的陷阱

 
"同樣是奶製品,雪糕是魔鬼,乳酪是天使。" 那究竟乳酪是否一個健康之選呢??


營養成份分析
  • 主要由牛奶 (全脂/脫脂/低脂)、糖或其他甜味劑、色素和調味料及乳酸菌製成 
  • 脂肪含量,每份由0.6% 至6% 不等。(視乎個別商店所使用的牛奶種類,如是由全脂奶製成的,其脂肪含量會相對較高)
  • 8-14% 為乳固體,由乳糖(55%)、蛋白質(37%)及不同礦物質(8%)組成
    • 蛋白質可令乳酪雪糕更順滑及防止食品溶化
  • 15-17% 蔗糖,是甜味的主要來源。亦可幫助增加黏性和總固體濃度
  • 在售賣過程中,乳酪雪糕可能因溫度變化而質感變得粗糙,故此在製造過程中會加入大量動物膠或植物膠作穩定劑
  • 乳酪雪糕其他成分還可能包括小量蛋固體、色素、礦物鹽和酪蛋白衍生物如檸檬酸鹽磷酸鹽
  • 縱使有些是使用低脂甚至脫脂的牛奶和乳酪,但為使產品呈雪糕狀和平衡酸味,很多時都會添加大量糖分,也有些店舖會利用忌廉來令乳酪雪糕更香滑。
  • 乳酪雪糕是豐富鈣質和蛋白質來源,有助骨骼健康和補充體內的蛋白質。而乳酪雪糕亦含有益生菌,有助腸道健康。
  • 雖然乳酪雪糕的熱量僅略低於雪糕,但卻遠高於乳酪;
  • 雖然乳酪雪糕脂肪含量較雪糕低,但糖份含量卻高於全脂乳酪的四倍。故此,進食過量乳酪雪糕容易攝取過多熱量,增加肥胖機會,以及患上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根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每100克雲呢拿味的乳酪雪糕有159千卡熱量,包括5.6克脂肪和24克糖,雖比傳統雪糕少熱量和脂肪,但如果與低脂原味乳酪 (不是乳酪雪糕) 比較,乳酪雪糕的熱量是乳酪的2.5倍,脂肪和糖分含量更較乳酪高約4倍。


此外,乳酪雪糕的分量一般都很大,而自助的更容易使人愈裝愈多,從以上資料推算,吃了200克乳酪雪糕已相等於攝取約一碗半飯的熱量,當中包含2茶匙油和10茶匙糖。


建議


每次控制份量少於125 千卡一星期2 次或以下。”而按營養資料計算,125 千卡的乳酪雪糕約為半杯分量(即120 毫升或約72 克),即每次宜進食少於半杯。



另外,由於半杯乳酪雪糕已接近建議攝取熱量的上限,進食時再添加配料,容易超出熱量的建議。故此,大家每次均需因應乳酪雪糕的份量而減少配料的種類及分量


  配料            份量     熱量(卡路里)    脂肪(克)

  早餐脆片    30克            110               0.08

  麥片            30克            139                6.8

  藍莓            10粒             7.8               0.04

  朱古力漿    1湯匙            55               0.22

  棉花糖(小)  10粒             22                0.01

  朱古力碎     11克            52                 2.37

  士多啤梨       2粒             8                  0.08

  蜜糖            1湯匙           64                  1.0


故此,倘若進食了100克乳酩雪糕、30克早餐脆片、 10粒 藍莓 、1湯匙朱古力漿、 11克朱古力碎、1湯匙朱古力漿...那... 就超標了!! 一杯乳酩雪糕便有398卡路里了 >__<"




較健康的配料:
  • 新鮮 / 冷藏的水果
  • 原味燕麥
  • 乾果
  • 果仁
  • 輕度加甜的穀類如粟米片、什錦果麥等




高熱量配料 (應避免選擇)
  •  用糖漿或糖水浸的水果如龍眼、荔枝及椰果
  •  朱古力
  •  曲奇
  •  糖漿
  •  糖果
  •  碎朱古力夾心餅


*** 根據衞生署健康飲食金字塔建議:成人每日可食用一至兩份奶類製品,乳酪可佔上一份,但宜選低脂或脫脂乳酪




*** 由於市面上大部分乳酪雪糕都標榜「低脂」、「低卡路里」,容易令人以為是健康食品而常常食用。